心理急救
(急救護理實務學習班)
深圳 . 二零零七年五月十九日
講者:方玉輝醫生
香港災難醫療學會常委
心理急救的定義
當發生一些危難事故,例如嚴重交通意外、地震、海嘯等突如而來的事故,可引致大量人命傷亡或社區建設被毁壞,受影響的人,他可能是受到嚴重創傷或其家人朋友死亡和受傷,當事人都須要面對這個令他震驚和恐慌的逆境。當他的心理狀態處於震驚的期間,醫療人員可以即時給予他適當的心理支持和關顧,協助他作出應變,減低日後引致的心理創傷和精神壓力。
危難事故的反應
危難事故都是一些令人生命財產受損的意外,可以是天然或人為的。這些事故可能是全無先兆,例如二零零五年南亞海嘯。遇到突然而來的事件,本能的身體的反應就是希望逃避傷害,所以體內的腎上腺素便會加速分泌,令到呼吸加速,支氣管擴張,加強吸入氧氣的能力。心臟亦會加快,增強心臟的排出量,將氧份帶給每個器官。同時,瞳孔放大,肝醣加速分解,為身體作出加倍的準備,以應付突發的侵襲。這時,當事人可能做出一些平日不能做得到的事情,例如極速奔跑,有無比的氣力將重物拾起等。
心理反應
遇到危難事故,心理上的反應可以分為震驚期、復修期和重整期。
震驚期
當事人的情緒行為和思想都會在震驚期作出不同程度的反應。
情緒反應
當事人表現極度恐慌,有些人會尖叫,哭泣,情緒十分激動。有些人反應會完全相反,呆坐一旁,毫無反應,對外界的事件,似乎無動於中。在一些人為的事故,當事人會十分憤怒,遷怒於引起事故的人,例如追打駕駛失誤的司機,脾氣爆燥的當事人會作出失常的暴力行為。
行為反應
當事人的行為很多時會不受控制,他可能會強力擁抱旁人,他可能會扯脫約束他的物件,傷者很多時會將靜脈輸液的喉管和蓋著傷口的敷料扯脫。他會坐立不安,從擔架床上滾下。但有一類的當事人則會呆若目雞,靜坐一旁,躺在地上,動也不動,需要催促和扶持下,才能緩步離開現場。
思想反應
當事人腦海一片空白,對眼前事物一片茫然。分不清早與晚,不知自己身處何方。他不知悉眼前的險境,不懂得保護自己,甚至作出不合情理的決定,例如漠視建築物倒下的危險,在破損的屋宇內尋找親人。
復修期
當事件發生後,當事人受到適當的救治,其家人朋友的情況亦經已穩定下來,他要面對身體的創傷,接受家人或朋友的過世,生理和心理上都會作出康復和修正。很多時當事人會疲乏不堪、頭痛、胃痛、食慾不振、茶飯不思。
情緒反應
當事人仍然會受到事件的困擾,仍然表現出恐慌的心態。對人為的事故,他會十分憤怒,怪責引起事故的人,暴燥的對待親人或醫護人員。他會回想為何會在那個地方,為何不預早作好準備,他內疚、自責,尤其是有同行的親友死亡。當事人傷心的情懷,悲痛的表現,很多時令到旁人或醫護人員也受到影響。
行為反應
當事人雖然躺在床上,但會徹夜失眠和發惡夢,事故發生的片斷往往會在睡夢中入侵他的腦海。事件中引致的後果,他無力改變。他不能改變現狀,他感覺無奈,他不想向前看。他不與其他人談話、溝通,他孤立自己,有自己的孤獨世界,他避免再談及事故,不願意與有關的人接觸,更會遠離事發地,希望將事件完全忘記。很多時,當事人以酒消愁,抽煙,更甚者會借助精神藥物,令自己麻醉。
思想反應
當事人不自制的在腦海反覆閃現意外的片斷,這些記憶在他腦海中不能磨滅。雖然他已努力希望將事件忘記,但事件總是揮之不去。他會幻想事件沒有發生過,希望夢幻成真,將事實改變,胡思亂想的情況,大大影響他的思路。
重整期
經過一段時間,事件已被淡忘,當事人心境平復後便會勇敢地面對現實,從事件中,他領悟了人生。他接受事件是人生的一部份,人在世界上會經歷不同的事件,包括不開心的愖事。人總是要面對現實,他會設法正面去克服事件的困擾。他會更加投入正常的工作,希望忙碌的工作,可以協助將不愉快的事件忘掉。事件令他增添了人生的閱歷,日後更能應付不同的逆境。
影響心理反應的因素
每個人的背境,信仰和經歷都不同,所以對危難事件的心理反應都不一,南亞海嘯發生後,泰國人很快從傷痛中振作起來,有証據顯示是由於他們大多都是虔誠的佛教徒,信仰使他們勇敢面對傷痛。以下的因素可以對心理反應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 事件是否有先兆,有否預先作出警惕,例如颶風警告發出後,人們都會有心理上作出颶風會帶來傷亡和不愉快的事件
- 事件對社區的破壞力,樓房的損毁情況,是否有很多人受到傷亡。南亞海嘯就是一個有震撼性的事件。不單止是當地民眾,從電視廣播中得悉事件的觀眾,也受到影響
- 當事人本人如果身體受到損傷,當然對事件的反應更大,他會擔心是否有永久傷殘,日後如何生活
- 危難事故是否持續時間很長,可否預知終結的時間。在一些恐佈事件例如劫持人質,對當事人的心理影響是十分嚴重
- 人為的交通意外,當事人會埋怨司機為何會不守交通規條,為甚麼他會喝醉,旁人為何不制止他開車,一連串的質疑令心中的怨憤和不滿加劇
- 事故若引致廣泛的破壞和人命的傷亡,受影響的人都會覺得無助和無奈。很多時政府當局會調動額外的人手救援,作出糧食和藥物的補給,如領導人能配合在災場慰問受影響的人士,可以令他們感覺到受到重視,重燃他們的求生慾望,努力站起來將不愉快的事件忘記和克服面對的困難。
處理震驚期的當事人
在危難事故的現場,當傷者被拯救後,便會由醫護人員接手處理。當事人可能會有不同程度的受傷,有些可能只是皮外輕微的損傷。醫護人員需要將當事人安置在一個安全及舒適的地方,例如在帳蓬內避免風吹雨打,最好能將濕透衣物更換,這樣還可以給他一個私人的空間。在寒冷的天氣下,要緊記有足夠的衣物被服保暖。一些基本的需要,例如水和充飢的食物亦要細心照顧,如有可能,協助傷者收拾個人物品和幫助他通知親友。
陪伴當事人
如當事人的情緒不穩定,醫護人員便要作出適當的陪伴。如果醫護人員忙於處理其他嚴重的傷病者,他可以安排當事人的親友或到災難現場協助的義工,陪伴一些情緒失控的當事人,切勿讓當事人獨處,好讓他覺得他受到支持和關顧。
聆聽傾訴
醫護人員應當耐心地聆聽當事人的傾訴,雖然傾訴的內容或會重覆或耳熟能詳,要鼓勵當事人將心中的感受舒發,有什麼不開心的事情,可以無保留地訴說。醫護人員要認同他的感受,言詞間確認他的反應是正常的。與當事人交談時,要耐心、專注,要讓他感到他的感受被重視。
積極聆聽技巧
與當事人交談時,要盡量聆聽他的感受,以下都是一些積極聆聽的技巧:
- 面對面,保持眼神的緊密接觸
- 適當的面部表情、點頭
- 適當時說:「對」、「真是」
- 精要重覆他的說話,給予當事人充足的時間和空間盡訴心中感受,不要將自己的意見,強加於他的身上
安撫恐慌的情緒
醫護人員應以溫柔的語調,加上適合的言詞,對當事人加以安慰。輕按他的肩膊,執著他的手等的身體語言,會盡顯醫護人員對傷病者的親切關顧。救援人員要盡快將當事人撤離現場,希望他能在一個安靜的環境下將恐慌的心情平復。亦可以與他傾談其他事情,分散他的注意力。狂呼尖叫的當事人,可以叫他深呼吸,教導他放鬆自己。
冷卻過度活躍的行為
雖然當事人有行為失控的傾向,但無需過份約束他的行為,除非他有傷害自己或自殺的傾向。當事人可能有不合理的要求,但要盡量滿足他,不要與他爭辯,以免刺激他的情緒。
與呆滯當事人溝通
醫護人員要留意呆坐一角,不作一聲的當事人。要親切地與他交談,嘗試聽聽他心中的聲音,對事件的感受,引導他舒發心中的情懷。善言的安慰,親切的關懷,可以表達醫護人員對他的關懷愛意。
同理心的態度
醫護人員時常被批評態度冷漠,很多時是因為要兼顧大量的工作。在醫護人員眼中,斷了腿的病人不會有死亡的危險,可能會不太「重視」這個病人,但是當事人因為斷了腿而引致殘廢,不能幹活,他心中憂慮自己的傷勢,憂慮自己的工作能力,憂慮家人的生計,感受當然不同。
醫護人員要以同理心的態度,代入當事人的感受,要理解他的問題,要表達對他的認同,同情他的情況和處境,同理心的態度可以令醫護人員表現出對當事人的真心關懷和支持。
表達關顧的技巧
除了言語和態度外,一些適當的身體語言動作都可以表達你的真意關懷:
- 盡量靠近當事人,坐在他身旁,倚近他的床邊或在他的床頭旁坐下
- 輕輕拍他的肩膊代表同情,代表安慰
- 緊握他的手,代表支持,示意他要堅強起來
- 在他哭泣時給予手拍/紙巾,或代揩眼淚,表示細心的慰問
- 在適當的時候給他一杯飲品,盡顯你的關懷
- 其他的身體語言,例如眼神,面部表情,都可以表達到你的關顧
危難事故心理解說會
危難事故當事人的心理反應,會因應個人而不同,有些人需要一個較長的復修期去平復情緒,有些人心理陰影總是揮之不去,甚至引致失眠、酗酒、依賴藥物等後遺症。醫護人員要留心當事人的心理情況,有需要時要轉介作心理輔導。
危難事故心理解說是應用處理心理危機的方法,透過分享,輔導人員引領當事人將心中不安情緒舒發和了解所面對的問題,使當事人減少不安的情緒,正面處理事件,積極學習面對眼前困境。負責救援工作的消防員或醫護人員都會借助危難事故心理解說幫助消除工作後所帶來的壓力。
舒解救援工作人員的壓力
應急部隊,包括消防人員、醫護人員及警務人員,需要在一個不明危機的環境下工作,在陌生地方面對生命危險,需要處理大量死傷者,壓力並非筆墨所能形容。不規則的工作時限,在現場的矛盾角色,例如因為器材和藥物不足而至未能按傷者檢傷的流程,適當地處理傷者。現場的情況使到醫護人員只能夠作出有限度的援手,公眾或傳媒或許認為救援搶救不力,投以疑問或以監控的態度,關注搶救的每一環節,這些都是做成拯救人員的工作壓力。
作為醫護單位的負責人,你可以嘗試以下的方法幫助你的工作人員減低工作的壓力:
- 搶救工作或許會分輕重,要安排壓力程度不同的工作崗位給予員工,使他們有喘息的機會
- 盡可能給予休息的時間和空間,供應飲品,膳食,要與負責統籌的人員,爭取合適的後勤支援
- 將角色的矛盾解決,正常執行醫護的工作
- 人手、藥物、儀器等物品要按需要補充、更換
- 經驗豐富的員工要指導年青的,分享你的經驗,支持新的同工
- 單位負責人或甚至當地政府的領導人要向辛苦工作的人員問好,事後籌辦表彰大會,論功行賞。美國911事件,紐約州州長親自慰問救援人員就是一個好的例子
- 當救援工作完畢後,最好能盡快安排解說/分享會,除可以檢討拯救工作外,更可訴說心中感受,互相支持
- 各員工要有適當的休息,可以考慮給予額外的假期,要有均衡的飲食,正常的運動,保持身心健康,慢慢回復正常的工作
參考資料
醫療輔助隊,(2003),災難醫療助理訓練手冊
創傷後壓力症與特殊事故壓力管理,劉家祖
紅十字會心理急救議義